7月2日,當孩子們正從春季學期的尾聲里窺探暑假的身影時,葵里第一次華麗麗的暑期課程已經開課了!沒錯,這是一次特別的課堂,學生是葵里的骨干老師們,而老師呢,是一大群超牛的藝術大師!
這是怎么回事呢?因為勤奮好學的葵里老師們,到上海看展學習去啦!
葵里暑期特別課程:上海藝術展覽一日游
授課對象:葵里青年骨干老師
授課老師:現當代國內外美術大師
授課地點:上海中華藝術宮、21世紀民生美術館
都說要給學生一碗水,老師必須要先有一桶水,所以,老師平時經常需要給自己充充電。這次,葵里的老師們抓住了暑假班開課前難得的空檔,到上海看展,接受一次高端藝術的熏陶,給自己的“水桶”汲取更多的“水份”和“養料”。
▲中華藝術宮
中華藝術宮由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改建而成,以上海國有藝術單位的收藏為基礎,常年陳列反映中國近現代美術的起源與發展脈絡的藝術珍品、代表中國藝術創作最高水平的藝術作品和各國近現代藝術精品。
我們這次去,正在展出的有“慶祝建黨95周年、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上海美術作品展”“中道自然——當代中國畫名家上海邀請展”“為時代造像——湖北美術館館藏雕塑作品展”“吳語方言——上海藝術家邀請展”等大小十數個展覽,當然還有中華藝術宮的“永久住戶”——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“鎮館之寶”多媒體版《清明上河圖》等長期展覽。
▲中國美院許江院長的作品——“葵”的鋁雕塑。看到院長的大作,先去合影再說啦!
▲紀念建黨95周年油畫作品。每幅油畫都講述著一個充滿歷史味的,或動人或悲壯的故事。
▲藝術宮宮藏版畫作品。現當代中國版畫家的作品,筆觸、色彩、構思都值得我們好好琢磨。
▲“為時代造像”雕塑作品展。許多雕塑作品都極富想象力,拆遷、懷舊、手機控、城市縮影等等時代元素都表現到了作品中。
▲動態《清明上河圖》。不僅人物會動,還配上了情景聲音。坐著小轎出城的姑娘,運貨的駱駝商隊,酒肆里聊天的街坊,過橋洞時緊張專注的船夫和同樣緊張專注的橋上看客,這些生動的瞬間,一下子把我們帶回千年前的世界。
▲上海21世紀民生美術館
上海二十一世紀民生美術館前身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法國國家館。世博會結束后,這里升級成為一座集人文、藝術于一體、致力于國際當代藝術交流和創作、服務于上海市民和國內外訪客的綜合性公益美術館。
最近正在這里展出的“真實的假象”國際展覽,邀請了來自亞洲、歐美、中東、大洋洲、非洲等16個國家和地區34位藝術家的40余組作品。他們通過攝影、錄像、電影、動畫、繪畫、裝置和表演作品來探討跨越各種政治文化語境的觀念與審美關注。
▲肯特里奇的動畫作品,曾在去年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個展上展出過。
▲韓國藝術家韓庚佑用真實的動物標本投射出的影子
▲張培力根《看得到盡頭的通道》,14面用蕾絲編織的不同國家的國旗依次有序地降落和升起。
如果說我們在中華藝術宮欣賞到的是經典藝術之美,那么在民生美術館則受到了一次當代藝術的洗禮。藝術家新奇多元的創作方式讓老師們腦洞大開,討論不斷。
雪萊曾說過:“我們愈是學習,愈覺得自己的貧乏。”看藝術展也是如此,大師及同行對我們的啟示總是無窮的,時時看到自己的局限,也時時激起想變得更好的挑戰心。每每多看一些,就能多感悟一些,多汲取一些。展覽不僅是給老師們最好的充電,也是最好的頭腦體操。藝術有多開放,思維就有多活躍。
這些藝術帶給老師們的樂趣,也終將傳遞給葵里的孩子們。